新聞資訊
產品中心
品牌中心
今年10、11月份,柔宇科技和三星公司分別發布了可折疊屏幕的手機。與普通“硬邦邦”的智能手機不通,可折疊手機采用了柔性顯示觸摸幕,消費者可輕松進行彎折和扭曲!
有分析報告指出,柔性顯示幕目前主要是用聚酰亞胺(Polyimide,簡稱PI)代替玻璃來做基板,從而使得屏幕變得可彎曲,變硬屏為軟屏。
聚酰亞胺(PI)是一類分子鏈中含有環狀酰亞胺基團的高分子聚合物。它具有優異的耐高溫、耐低溫、高強高模、高抗蠕變、高尺寸穩定、低熱膨脹系數、高電絕緣、低介電常數與低損耗、耐輻射、耐腐蝕等優點。
同時,其具有真空揮發份低、揮發可凝物少等空間材料的特點,可加工成聚酰亞胺薄膜、耐高溫工程塑料、復合材料用基體樹脂、耐高溫粘結劑、纖維和泡沫等多種材料形式。
近年來,各國都在研究、開發及利用聚酰亞胺,并將聚酰亞胺列為“21世紀最有希望的工程塑料”之一。鑒于其優異的性能,又被稱為是“解決問題的能手”,人們普遍認為“沒有聚酰亞胺就不會有今天的微電子技術”。
聚酰亞胺產品以薄膜、涂料、纖維、工程塑料、復合材料、膠粘劑、泡沫塑料、分離膜、液晶取向劑、光刻膠等為主,可應用到航空航天、電氣絕緣、液晶顯示、汽車醫療、原子能、衛星、核潛艇、微電子、精密機械包裝等。
其中,聚酰亞胺薄膜為聚酰亞胺系列產品中應用最早,最為成熟的產品。電子級以下聚酰亞胺薄膜已實現國產自給自足,電子級及以上聚酰亞胺薄膜市場仍主要由海外公司瓜分。
高端聚酰亞胺薄膜技術仍為少數國外企業壟斷
隨著柔性顯示幕的快速發展,高端電子級的聚酰亞胺薄膜市場將處于快速擴張期。據美國調查咨詢公司 Markets and Markets資料顯示,2017年全球聚酰亞胺薄膜的市場規模為15.2億美元,預計2022年將達到24.5億美元。
聚酰亞胺技術在世界范圍內呈寡頭壟斷局面,技術封鎖嚴密。聚酰亞胺薄膜發展較好,擁有技術的巨頭企業較多,但聚酰亞胺薄膜仍屬于高技術壁壘行業。
目前全球產能仍然主要由國外少數企業所壟斷,包括美國杜邦、鐘淵化學(Kaneka)、韓國SKPI以及日本宇部興產株式會社(UBE)等。
宇部興產在2018年第二季度財報(截至2018年6月30日)中指出,得益于聚酰亞胺業務的重建,公司今年第二季度的PI凈銷售額與2018年同期相比,實現了強勁增長,主要受益于OLED柔性顯示幕的市場增長。宇部興產還將研發新的PI薄膜牌號,以提高電路板(FPC)市場占有率并擴大銷售雙面COF 薄膜。
中國聚酰亞胺進口依賴度達41.6%
中國在聚酰亞胺薄膜產業化方面起步并不晚,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由原一機部組織開展了聚酰亞胺薄膜制造技術的研究。但由于種種原因,中國高性能聚酰亞胺薄膜的制造技術一直處于低水準徘徊的狀態。
上世紀90年代后期,伴隨著超大型積體電路制造與封裝產業和特種電力電器行業等的高速發展,高性能聚酰亞胺薄膜材料的匱乏,成為嚴重制約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瓶頸。
面對中國聚酰亞胺薄膜急需解決的科學和技術難題,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自2003年起在國家發改委國家高技術產業化項目的支持下,與深圳瑞華泰薄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開始致力于高性能聚酰亞胺薄膜制造技術的研究。
通過近八年的努力,攻克了從關鍵樹脂制備到連續雙向拉伸聚酰亞胺薄膜生產的穩定工藝等技術關鍵,掌握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性能聚酰亞胺薄膜制造技術。
在此基礎上,于2010年建成中國規模最大的高性能聚酰亞胺薄膜生產基地,第一期項目建設共計投入118億元人民幣,完成3條1200mm幅寬雙向拉伸工藝技術的高性能聚酰亞胺薄膜連續化生產線的建設,滿負荷年生產能力達到350t。該生產基地的建成投產,打破了國外廠家在聚酰亞胺薄膜材料領域的壟斷,加快了聚酰亞胺薄膜在航空航天、太陽能等高端應用領域的國產化進程。
來源:CPRJ中國塑料橡膠
福建省,福州,廈門,莆田,三明,泉州,漳州,南平,龍巖,寧德,鼓樓區,臺江區,倉山區,馬尾區,晉安區,閩侯縣,連江縣,羅源縣,閩清縣,永泰縣,平潭縣,福清市,長樂市,思明區,海滄區,湖里區,集美區,同安區,翔安區,城廂區,涵江區,荔城區,秀嶼區,仙游縣,梅列區,三元區,明溪縣,清流縣,寧化縣,大田縣,尤溪縣,沙縣,將樂縣,泰寧縣,建寧縣,永安市,鯉城區,豐澤區,洛江區,泉港區,惠安縣,安溪縣,永春縣,德化縣,石獅市,晉江市,南安市,薌城區,龍文區,云霄縣,漳浦縣,詔安縣,長泰縣,東山縣,南靖縣,平和縣,華安縣,龍海市,延平區,順昌縣,浦城縣,光澤縣,松溪縣,政和縣,邵武市,武夷山市,建甌市,建陽市,新羅區,長汀縣,永定縣,上杭縣,武平縣,連城縣,漳平市,蕉城區,霞浦縣,古田縣,屏南縣,壽寧縣,周寧縣,柘榮縣,福安市,福鼎市。